中國共產黨新聞 >> 資料中心 >> 歷次黨代會 >> 第十六次(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北京) >> 四中全會
返回首頁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
字號 】【論壇【打印【關閉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二○○四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北京舉行。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這是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干在主席台上。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二○○四年九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北京舉行。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這是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干在主席台上。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

  (2004年9月1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

  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於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會委員194人,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152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了會議。

  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胡錦濤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曾慶紅就《決定(討論稿)》向全會作了說明。

  全會充分肯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認為,中央政治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繼續推進各方面改革,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民主法制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新進展,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全會全面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和任務,著重研究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若干重大問題。一致認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進入新世紀新階段,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國內外條件下,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必須大力加強執政能力建設。這是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課題。隻有不斷解決好這一課題,才能保証我們黨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的領導核心。

  全會回顧了黨的執政歷程,一致認為,黨執政55年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各種風險和挑戰,把四分五裂、貧窮落后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發展的新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黨經過艱辛探索和實踐,積累了執政的成功經驗,主要是:必須堅持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必須堅持推進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增強社會主義的生機和活力﹔必須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發展作為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必須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必須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必須堅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這些主要經驗,也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指導原則,必須在實踐中長期堅持並繼續豐富和完善。

  全會強調,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重點,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總體目標是: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歸根到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

  全會確定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主要任務和各項部署。要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完善黨領導經濟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方式。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不斷提高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推進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提高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牢牢把握輿論導向,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優先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要堅持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不斷增強全社會的創造活力,妥善協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推進社會管理體制創新,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維護社會穩定。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斷提高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提高科學判斷國際形勢和進行戰略思維的水平,掌握處理國際事務的主動權,增強同國際社會交往的本領,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全黨要緊緊圍繞上述任務,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建新機制、增長新本領,全面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使黨的執政方略更加完善、執政體制更加健全、執政方式更加科學、執政基礎更加鞏固。全會強調,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建設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革命軍隊,是黨執政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要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按照政治合格、軍事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明、保障有力的總要求,緊緊圍繞打得贏、不變質兩個歷史性課題,積極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准備,加強軍隊全面建設。全會指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是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面臨的嶄新課題。要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嚴格按照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的新局面。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黨肩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