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高層動態
分享

習近平總書記兩會金句

2019年03月15日07: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的審議。
  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攝

“兩會時間”已近尾聲,今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一共6次到團組參加審議和討論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分別是3月4日,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5日,參加他所在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7日,在甘肅代表團參加審議﹔8日,在河南代表團參加審議﹔10日,在福建代表團參加審議﹔12日,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

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談到了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生態文明建設、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營造有利於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兩岸融合發展等重大話題,飽含真知灼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其中一些提法和判斷,是公開講話中第一次出現。今天本報摘編相關講話,以饗讀者。

3月4日

活動: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

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希望大家承擔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勇於回答時代課題,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

為誰創作、為誰立言

文學藝術創造、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首先要搞清楚為誰創作、為誰立言的問題,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人民是創作的源頭活水,隻有扎根人民,創作才能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

一切有價值、有意義的文藝創作和學術研究,都應該反映現實、觀照現實,都應該有利於解決現實問題、回答現實課題。希望大家立足中國現實,植根中國大地,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

文化文藝工作者、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都肩負著啟迪思想、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重要職責,承擔著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大家理應以高遠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為社會作出表率。要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樹立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努力做對國家、對民族、對人民有貢獻的藝術家和學問家。

3月5日

活動: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

“四個一”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把握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不斷豐富和完善。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生態文明建設是其中一位,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其中一條基本方略,在新發展理念中綠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堅戰。這“四個一”體現了我們黨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把握,體現了生態文明建設在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地位,體現了黨對建設生態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把內蒙古建成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國發展大局確立的戰略定位,也是內蒙古必須自覺擔負起的重大責任。

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

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經濟從根本上講是有機統一、相輔相成的。不能因為經濟發展遇到一點困難,就開始動鋪攤子上項目、以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的念頭,甚至想方設法突破生態保護紅線。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過程中,污染防治和環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關口。我們必須咬緊牙關,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

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世窮

過去我們黨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斷成就偉業,現在我們仍然要用這樣的思想來指導工作。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世窮。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不僅是我們一路走來、發展壯大的重要保証,也是我們繼往開來、再創輝煌的重要保証。

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