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
分享

新四軍三打來安城

胡遵遠 鄭賢杰 王之龍

2025年08月14日08:28    來源:中國軍網222

來安城位於津浦鐵路南段東側,是蘇皖邊境敵我爭奪的一個要點。日偽軍曾對路東進行深入“掃蕩”,並幾次企圖佔領來安城,以此作為津浦鐵路南段交通安全的東部屏障。1939年9月至1940年5月,新四軍第5支隊在司令員羅炳輝率領下,3次攻打侵佔來安的日偽軍,取得“三打來安城”的重大勝利,極大鼓舞了皖東軍民的抗日斗志,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使其不敢再輕易來犯,同時為鞏固和壯大皖東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打下基礎。

一打來安城,公路巧設伏

1939年5月,新四軍第4支隊第8團2營和戰地服務團一部,率先越過津浦鐵路,在盱眙、天長、來安一帶進行偵察。7月,新四軍江北指揮部以第4支隊第8團為基礎,擴編成第5支隊,羅炳輝擔任司令員,郭述申擔任政治委員。第5支隊成立后,以第8團3營作為先頭部隊,立即向皖東津浦路東地區挺進。8月,羅炳輝、郭述申率第8、第15團和支隊機關相繼到達津浦路東。不久,第10團也進入津浦路東,全支隊在來安、天長、盱眙、嘉山、儀征、六合等地展開。

9月3日,駐滁縣的日軍獨立混成第13旅團步兵第65大隊一部及偽軍共300余人向來安縣城進犯,企圖以來安為依托,切斷津浦路兩側新四軍部隊的聯系,逼迫第5支隊退回津浦路西。

羅炳輝獲悉敵情后,立即組織支隊干部研究,決定乘敵人立足未穩,先發制人。他命部隊在來安西南、西北的大路兩側展開,佔據有利地形,准備以伏擊戰法打擊敵人。當天下午,從張八嶺出動的日軍1個大隊、偽軍2個大隊向來安進發。當敵軍進至伏擊地區,隨著羅炳輝一聲令下,第5支隊第8團等部三面夾擊,打得敵人措手不及。

戰斗一直持續到黃昏。摸不清新四軍實力的日偽軍,不敢久戰,連夜躲進來安城。當晚,羅炳輝命第10團偵察排身著便衣,半夜摸進城裡,在日偽軍駐地分別襲擾一陣后迅速撤出。日偽軍白天損兵折將,晚上又遭偷襲,慌亂之中竟自相交火。

由於在白天和夜間的連續戰斗中遭受重創,加之增援部隊遲遲未至,惶恐不安的日偽軍於次日中午棄守來安縣城,向滁縣方向潰逃。潰退途中,其殘部遭我第8團伏擊,傷亡慘重。此役,第5支隊共斃傷日偽軍100余人,成功收復來安縣城。這是第5支隊挺進皖東敵后的第一仗,首戰告捷,士氣大振。

二打來安城,夜襲出奇兵

同年11月,為建立皖東抗日游擊區,第5支隊遵照上級命令,在羅炳輝的率領下,從來安轉移。日軍一部和偽軍一部共400余人,趁來安縣城空虛,又偷偷摸進來安城。為突襲第5支隊、消耗我有生力量,敵軍將主力撤至距縣城10余裡的百石山設伏。

羅炳輝根據偵察到的情報,對敵我力量進行比較和分析,提出趁敵主力外出,夜襲來安城的作戰方案。他指出:“敵人雖然佔據著地主豪紳的深宅大院,但他們對周圍情況不熟,而我軍則可依靠人民群眾和本地戰士熟悉情況,深夜拆開城牆,從暗道中進入敵心臟,給它來個中心開花。”這一方案,立即得到支隊其他領導同志的贊同。

按照羅炳輝的部署,第5支隊一部於深夜繞過百石山,避開伏兵,直搗來安,出其不意地殲滅城內日偽軍一部。接著,第5支隊在城外痛擊從百石山來援之敵。日偽軍被內外夾擊,不得不棄城而逃,第5支隊重新收復來安城。此次戰斗,第5支隊共斃傷日少佐指揮官以下日偽軍200余人。

三打來安城,火攻敵膽寒

1940年5月27日,對津浦路東地區“掃蕩”的日偽軍1000余人,趁第5支隊南下之機,第三次進犯來安,准備搶奪夏收的糧食。這次敵人准備了30余輛汽車及其他運輸工具,並攜帶野炮2門、山炮4門、迫擊炮數門、擲彈筒30余個、輕重機槍20挺。敵人一到縣城就強迫民工趕筑工事,架設鐵絲網,做長期佔領來安城的准備,企圖以來安城為據點,繼續東犯,“掃蕩”我津浦路東抗日根據地的中心——半塔集。

羅炳輝決定在敵人立足未穩之際,予以痛擊,消滅日偽軍,保衛夏收。為達到預期目的,第5支隊制訂了作戰方案:以第8團1營、2營和第10團1營負責攻城,第8團3營和特務連在來安至百石山及來安至新集大道之間設伏,以阻擊由滁縣方向來犯的增援之敵和堵截由來安城潰逃之敵。

28日夜,攻城各營輕裝疾進,抵達來安城郊。29日1時許,第8團1營首先從城西北角突入城內。緊接著,第8團2營和第10團1營相繼攻入城內,對守敵展開總攻。日偽軍遭到突然打擊,暈頭轉向,倉促應戰。日偽軍邊打邊撤,隨后退至幾個四合院裡頑抗。由於四合院周圍筑有又高又厚的圍牆,加上第5支隊沒有火炮,使得我攻城部隊久攻不下。

眼看天快亮了,第8團1營的戰士們急中生智,在炸藥包裡塞進硫黃,或將炸藥包外面用破布、稻草捆扎,然后澆上煤油,投入敵陣后爆炸燃燒。這種火攻的辦法很是奏效,並迅速傳播到其他各營。轉眼工夫,日偽軍佔據的院落火光四起,烈焰騰空,瓦片亂飛,牆倒屋塌。敵軍在火焰裡,爭相逃命,有些剛沖出火場即被擊斃。就這樣,日偽軍長期侵佔來安城的計劃,隨著這場大火灰飛煙滅。

與此同時,滁縣增援之敵在百石山遭我打援部隊截擊,損失慘重。此次戰斗,第5支隊共殲敵200余人,打破日偽軍“掃蕩”半塔集的企圖,鼓舞了民心,大振了軍威。

戰后,第5支隊各部在津浦鐵路南段展開破襲戰,拔據點、炸鐵路,連續襲擊烏衣、擔子街、滁縣、沙河集、張八嶺、嘉山等據點。百裡鐵路線上,戰斗此起彼伏、相互呼應,粉碎了日軍的搶糧計劃,也有力配合支持了津浦路西軍民的反“掃蕩”斗爭。

(責編:劉圓圓、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