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金正波 李龍伊
2025年09月04日08:5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在9月3日的盛大閱兵儀式上,所有受閱武器裝備都是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是繼2019年國慶大閱兵后我軍新一代武器裝備的集中亮相。
裝備方隊按照實戰化聯合編組,編為陸上作戰群、海上作戰群、防空反導群、信息作戰群、無人作戰群、后裝保障群和戰略打擊群等,充分展示我軍制勝現代戰爭的強大能力。
這次閱兵,受閱武器裝備主要有幾個特點:一是,以新型四代裝備為主體,比如新型坦克、艦載機、殲擊機等,按作戰模塊進行編組,展示我軍體系作戰能力。二是,遴選陸上、海上、空中系列無人智能和反無人裝備,以及網電作戰等新型力量受閱,比如新型無人機、定向能武器、電子干擾系統等,展示我軍新域新質戰力。三是,集中亮相一批高超聲速、防空反導、戰略導彈等先進裝備,展示我軍強大的戰略威懾實力。
這次受閱的武器裝備信息化、智能化程度都比較高,充分體現我軍適應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打贏未來戰爭的強大能力。
鋼鐵洪流,勢不可擋。地面突擊方隊以“箭形”編組動地而來,99B坦克信息賦能、重火打擊,100坦克和100支援戰車智能化程度高、協同能力強,作為陸軍地面突擊力量的新一代裝甲裝備,盡顯攻堅突破的強大戰力。
海天盾牌,御敵鎧甲。艦載防空武器方隊4型受閱裝備構成遠近銜接、立體對空防御體系,其中艦載激光武器具有精准毀傷、持續打擊的突出優勢,成為打造海戰攻防新規則的“光之利刃”。
劍指蒼穹,御敵長空。對空抗擊方隊受閱的紅旗—20、紅旗—19、紅旗—29等6型裝備,可實施多段多層反導攔截、遠中近程防空抗擊,構筑起防空御天的堅固屏障。
電磁利劍,先手制敵。電子對抗方隊受閱的5型電子對抗骨干裝備,全頻偵控、精准壓制,是制勝多域聯合戰場的利器。
人工智能,空天爭鋒。空中無人作戰方隊受閱的新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無人僚機、無人制空作戰飛機、艦載無人直升機,可隱蔽出擊、廣域覆蓋、自主協同,創新未來空戰新樣式。
向戰為戰,融合保障。后勤保障方隊受閱裝備為野戰急救車、野戰帳篷醫院系統、運加油車、基地化熱食快餐保障系統,大幅提升聯合保障能力。
以快制強,極速打擊。高超聲速導彈方隊受閱的鷹擊—21、東風—17、東風—26D導彈,飛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命中精度高,是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的新型殺手锏。
國之重器,壓艙基石。核導彈第一方隊,受閱的“驚雷—1”空基遠程導彈、“巨浪—3”潛射洲際導彈、“東風—61”陸基洲際導彈、“東風—31”新型陸基洲際導彈,首次集中展示我軍陸、海、空基“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
東風浩蕩,威震寰宇。核導彈第二方隊,“東風—5C”液體洲際戰略核導彈打擊范圍覆蓋全球,全時戒備、有效威懾,以武止戈、砥定乾坤!手握戰略重器,鑄就和平盾牌。
戰鷹呼嘯,氣勢如虹。空中梯隊這次受閱的預警偵察、遠程打擊、制空作戰、戰略投送、支援保障等機型,成體系展示我軍快速提升的空中作戰能力。
亮劍雲端,威風凜凜。殲擊機梯隊,殲—16D、殲—20、殲—20A、殲—20S、殲—35A編成兩個楔隊振翅長空,多款新型隱身戰斗機列裝,我國殲擊機家族加速換羽更新,祖國領空不容侵犯!
航母佩劍,刀尖舞者。艦載機梯隊殲—15DH、殲—15DT、殲—35和殲—15T編成兩個楔隊接受檢閱。從滑躍起飛到彈射出擊,從單一機型到多機協同,中國艦載機跨越發展、搏擊海空。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04日 14 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