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尤宜 黃玉琦 鐘巧花 李唯一
2025年10月06日09:52 來源:人民網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2025世界航海裝備大會將在福建省福州市啟幕,漁業產值連續30年全國第一的福州,再刷新“海上福州”建設進度。
從“紙褙福州城”到“宜居幸福城”,從“后排就座”到“奮勇爭先”……30年來,福州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在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道路上勇毅前行。
近日,人民網黨建調研行深入福州一線,從三個維度看高質量黨建如何引領中國式現代化市域創新實踐,讓有福之州更好造福於民。
怎麼增厚城市溫暖底色
在“大凰山·幸福裡”,居民們正享受悠閑的午后時光:有的翩翩起舞、有的揮毫潑墨、有的品茶看書。
“我們現在感到很安心、很幸福。”福州市鼓樓區洪山鎮大凰山社區居民、退休老人劉如玉感慨。
早前,大凰山社區面臨一堆“老大難”:無物業管理普遍,基礎設施老化,退休老人多、活動項目少……
接過大凰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的“接力棒”時,黃冬心裡明白:不破題、難前進。要以居民需求為核心,處理好管理和服務的關系。
黃冬眼裡的基層治理 視頻攝制:楊灝昱
大凰山社區將黨建融入服務、嵌入治理,實施“黨建引領+居民自管+志願建設”的近鄰黨建新模式,打造1600平方米的現代化社區綜合體“大凰山·幸福裡”,繪就溫暖底色。
眼下,社區裡的綜合辦事廳、居民議事廳、法律咨詢室等一應俱全,激發居民自治力,不少退休老人成了“自治能人”。
“社區治理中,應該把治理的主動權交給居民本身。”黃冬說。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建引領共建共治,推動現代化建設的持續探索,增厚福州城的溫暖底色——
建成20多年的小區怎麼讓居民住得舒心?
福州市台江區濱江社區世茂外灘花園小區裡,閑置多年的倉庫已被改造成現代化的文體活動室、創業孵化基地。
變化,源自小區黨支部牽頭探索黨建聯建模式,推行“居民點單,紅色物業、紅色業委會接單”的便民服務機制。
“解決居民急難愁盼的同時,我們還嘗試新建運動場等,這樣一來,小區每年可增加百萬余元公共收益,反哺小區軟硬件升級。”該小區黨支部書記林愛文說。
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怎麼提升吸引力?
在福清市陽下街道溪頭村,“黨群暖心驛站”的設立,為外賣小哥等新就業群體提供休息好去處。
“通過黨建聯建,引導社會企業圍繞鄉村振興同向發力。”溪頭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林光海介紹,如今村裡還有綠道、公園、廣場、醫院、中小學,廉租房建到了村裡頭,公交車通到了家門口,促進新老“溪頭人”扎根溪頭。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教研部原副主任、教授戴焰軍認為,良好的服務和治理同頻共振,進一步打通現代化人民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將普惠民生的實事辦實、好事辦好,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如何激發城市空間活力
走進福興經濟開發區的光電產業園一期項目施工現場,可看到數棟高層廠房主體結構已完工。
“這是福州市首個‘工業上樓’試點項目。投用后,工廠將從扁平式轉為垂直式,構建‘上下樓就是上下游’‘一棟樓就是一條鏈’的產業生態。”福州左海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
這場重塑“空間鏈”的探索從何而來?
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行路見蔭的福州,有“千園之城”的美譽。以“向天要地”提升中心城區產業用地利用率和經濟密度,是福州走向現代化、國際化,推動產業發展與城市空間高效融合的必然選擇。
在“聚園成鏈 路鏈八方”產業鏈黨建品牌發力下,福州左海集團實現黨建工作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全面覆蓋,激活新質生產力,目前已突破產業鏈發展難題200余個,其中就有集團所屬福州工業園區集團探索的“工業上樓”。
產業鏈黨建引領,以產興城、激發城市空間活力的畫卷在有福之州漸次呈現。
在福山郊野公園登高,俯瞰福州城區。人民網 劉橦潔攝
不同於福興經濟開發區,“坐落在公園裡”的福州市軟件園,則走出另外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在億榕信息黨員創新工作室裡,該公司總工程師宋立華正展示“黨建+科技創新”工程的實踐成果,“我們重點聚焦數字辦公、人工智能、信創自主可控等領域,開展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攻關。”
在2平方千米有限空間內,匯聚億榕信息在內的1800多家企業,打拼出30家全國乃至全球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福州市軟件園高質量發展何以持續?
“黨建聯建激發園區企業黨組織活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福州市軟件園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黃瑞忠說,“沿著‘黨建強、發展強’目標,2024年園區舉辦‘智匯福山’等系列活動共97場,系統構建活動品牌矩陣,為企業搭建黨建交流、技術交流、業務對接平台,並引導企業組建近百個黨員突擊隊,沖在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一線,切實助力企業發展。”
黨建引領聚合力。“顯山露水”的福州,構建起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生態圈。
怎樣激活城市創新動能
“福州城有那麼多山,能發展低空經濟?”
“正是因為福州山多、森林步道多、生態公園多、旅游人數多、常住人口多,低空服務需求量大,低空經濟發展前景廣闊。”
“靠一家企業怎麼聚力?”
“黨建‘鏈’上發力,‘鏈主’企業帶動鏈上企業分工協作、抱團發展。”
在福州冶城集團,人民網黨建調研團和該集團代表一行展開對話。
30年來,福州在“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頂層設計下堅定前行,城市經濟的現代化步伐加快。伴隨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態勢,福州何以抓住“增長引擎”?
競速低空經濟新賽道,乘風而起。
發揮“鏈主”作用,福州冶城集團搭建低空經濟產業鏈黨建聯建平台,牽頭成立福建首個低空經濟產業協會和工會聯合會,創新“主管部門指導+國企領航+行業協會串聯+鏈上企業協同”的產業鏈黨建聯建模式,助推112家鏈上企業成功串聯。
低空經濟產業“朋友圈”正在擴大。
“福州市各區縣均已布設無人機自動起降機巢,其中城區大部分區域可實現無人機5分鐘到達。我們計劃於2026年構建覆蓋全市域1.2萬平方千米的180台套機巢。”福州冶城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循著無人機的視角俯瞰閩江兩岸,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的實效清晰可見,“東進南下”的發展規劃已由圖景變為現實。
在福州倉山區,瑞科醫藥健康產業園同樣以黨建為引領激發創新活力。
瑞科醫藥健康產業園。人民網 李唯一攝
“一開始,由於產業鏈條不完整,行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阻。”園區生物醫藥專家智庫黨員,福州大學化學學院研究員潘海波回顧起四年前園區成立之初“摸著石頭過河”的經歷。
怎麼破局?園區為此專門組建生物醫藥產業鏈黨建聯建平台,推動破解鏈上企業“聯動難、同步難、配套難”等問題。
“比如企業遭遇細胞、基因有關的技術難點,專家團會給予幫助,促進產學研合作。”潘海波舉例,“我們無法完全解決的,也會通過產業鏈黨建聯建平台聯系政府部門、科研機構等,直至解決問題。”
黨建引領產業園逐漸聚“鏈”成勢、向“新”提質。黨的組織優勢推動福州向創新優勢轉化:已培育形成6個千億產業集群、4個千億產業園區,建成1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原副院長,華東師范大學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劉靖北指出,“福州市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始終,為我們展示了中國式現代化市域創新實踐生動畫卷。”
在高質量黨建引領下,有福之州的幸福動力滿滿,更好造福於民。
相關專題 |
· 黨建要參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